图书批发是图书从出版社到零售店的流通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在出版和零售之间起流通的枢纽作用。图书批发机构从出版社买进图书,卖给并转运到销地书店,称一级批发或称产地批发;图书在流通过程中的转售交易,称二级批发,或称销地批发。
图书批发是随着图书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流通规模的扩大而产生和发展的。中国图书商品出现产销分离的情况,可追溯到16世纪明代嘉靖年间,在北京、南京、苏州、杭州就有“刻书” (出版) “聚书”(批发)的分工,这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在很长时期内,中国图书产销分离的进程是缓慢的,直到20世纪初,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才设立专门的图书批发机构──发行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发行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54年图书批发和零售书店进一步分离,创建了新华书店北京、上海、武汉、沈阳、重庆发行所。80年代,担任一级批发任务的有:①承担中央一级和北京地区出版物的有新华书店总店的北京发行所、科技发行所和储运公司,还有新华书店首都发行所;②承担地方出版物的有新华书店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发行所和各省级新华书店。承担二级批发任务的是由大中城市书店设立的批发书店、图书贸易中心和县以上书店的图书批发部,共有2000多处。
...